作者 skykissx (炎楓) 看板 skykissx
標題 [隨想]三歲高爾夫神童! 十歲托福過了....
時間 Tue May 15 23:00:53 2007
───────────────────────────────────────
明天要考社理,我現在一直在理論的狀態內。
《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和《國家精英與名牌大學》這兩本書的書摘是我為了
要做文化社會學的期中報告特別摘錄的,最近一直念Bourdieu念到快上身了
而越念越發現他想講的事情是那樣的相似,都圍繞在從馬克斯下來的宰制的觀念
(這邊有點無聊 後面會有趣些)
然後念著念著,我前天看到了一個新聞 好巧不巧就可以用他的觀點來分析
這個新聞是這樣說的:
三歲高爾夫神童 未來的老虎伍茲?
記者訪問他爸 他爸說 他從二歲就"常常在打"了......
他爸說 其實沒有特別要他打或特別不要他打,這就是他的「興趣」
那麼 你覺得他真的是神童嗎?
如果用布迪厄的看法(仔細看他談藝術和談教育)他都講說 沒有天才這種事情
所謂的天才的意識型態(Charismatic ideology)會讓你忽略了他之所以
成為天才的社會條件。
說白一點,要常打高爾夫球,並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要有這樣的"興趣"
爸媽的財力(經濟資本) 才力 (文化資本)要有一定的程度,而小孩
是在這樣特別的條件下所產生的。
或者我們又看到的是新聞上 誰誰誰十歲考過了托福 高級英檢
我們會覺得他或她是天才,但是我們能否借由著布迪厄的眼睛透視著他的背景呢?
爸媽都是工人階級的 有可能誕生這種"天才"嗎?
而這種人的父母的收入和學歷又如何呢?
那音樂有天才嗎?藝術有天才嗎? 還是是在某種遊戲規則下的天才?
而考上好大學的才智都一定是比其他的人高嗎?還是背後有著社會條件?
或是一個人英文好 有沒有可能是從小 常常能出國遊學
認識的朋友是外國人比較多有關?
布迪厄給我的啟發,或者我覺得老師要我們念的 也就是
一種反身性的自覺吧 要自覺現在的一切 是站在什麼位置上
而用裴元領的說法是:了解到自己的出現是歷史與社會條件下的特定產物
不要以為別人和你都一樣。
也許身為男性/漢人/中產階級/所謂的名牌大學的個人而言
很難去想像不是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是怎樣想
也許身在資源很多的國立大學 特別是前面的學校
可能不太能體會學費的差別
一學期五六萬 和二三萬的差別
以及資源分配上的差別
也太習慣往上看而忘了向下看
而所謂的啟發就是自覺到社會位置上所帶來的視覺盲點。
--
當然布迪厄的觀點 我和同學討論時 還是會出現一些
難以解釋的狀況 不過這也是理論迷人之處 也是人難以
掌握之處 本來不是很喜歡理論的同學 我們這樣一聊後
他說,如果不是要考試 光想這個問題是很有趣的
三歲高爾夫神童 會多種語言的強者 .......
我們還能不能再看到天才之外更看到
更不一樣的樣貌?
- May 17 Thu 2007 13:51
[隨想]三歲高爾夫神童! 十歲托福過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