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越迷惘時 越需要力量時 越覺得怎麼世界怎麼這樣時
我會想到韋伯寫的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然後就是李錫琨老師 講的強人哲學
李老師的課 很有意思 不過虔誠的教徒還是別去聽的好 你會覺得信仰
被侵犯了 然後他的邏輯也不是很嚴謹 很多例證你會覺得 是這樣嗎
但是如果你能容忍這些細節上的缺失 聽好幾堂課下來 會開始抓到
他想傳達的是什麼
而我後來覺得 如果說他的言詞中有什麼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的感受 應該就是那個非常現實主義 讓人直視權力的無力吧。
文化多元者應該也不是很能接受他的說法吧。
不過對我來說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想傳達的東西
我覺得是一種很深沉的存在主義哲學
印象很深的是 他說到 不要再等待彼岸了 等待彼岸的人是最貪婪的
我們就去擁抱生命中那些無解的苦痛 因為痛苦是我 快樂是我 不要快樂
就是不要我。而痛苦 衝突 正是力量的來源
強者,不但是面對衝突 反而是尋找衝突。
而他的課 還有一個最關鍵的部份 就是強者的責任
我覺得是最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 領導者 要身先士卒 將別人的苦難 視為是自己的
這個團隊才會強 這個國家才會興盛
就像麥克阿瑟的下屬 做錯事了 麥克阿瑟說 和他無關 一切都是我的錯
怪我就好。領導者的肩膀全部扛了下來 你覺得底下的人不會感動的痛哭
流涕嗎?
要打仗 將軍的兒子 沒有特權 一定衝最前線 這樣誰敢不服?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 領導者都在享福 但不身先士卒
如果你將軍的兒子在美國 不回來當兵 你會服嗎?
夠強 就要給後進機會 而不是佔著位子
夠強 就是要有肩膀 沒有怨言
然後 我腦中又會浮現陳志信 最後一堂課說的
知識份子的宿命 就是像希臘神話裡那個被詛咒的人一樣
你總是能預言中所有的事 但沒有人會聽你的
好 說完了 你以為我會給你們解答嗎?
不會的 我就會這樣...飛走了。
還想否認嗎 你們寫的作業都是證據阿
最後 我會想到陳遠在考猜班說的那些
"但這是real world"
還有陳老師提醒的那些很透澈無情的觀察....
有些話 我想假裝聽不懂...但我好像無法聽不懂......
- Mar 29 Sat 2008 14:20
最近 常常會想起李錫琨的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