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t is the time you have  wasted for youe rose

            that makes your rose so important.」

                                              ───The little prince

 

是你為你的玫瑰花耗費的時間 使她變得如此重要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6327
本書緣起

作者麥基卓(Jock McKeen)與黃喚詳(Bennet Wong)的計劃緣起。

親密(intimacy)是指彼此深入了解對方,互相坦露自己;
拉丁文字源「intimus」即意指「內部」

他們有個簡單而嚴格的基本規則,就是其中一人可詢問你正在想什麼,
另一人盡可能的回答。但也可以回答:我選擇不告訴你。

人不善長將感受化為言辭,更困難說出必然存在的負面感受,比如說:
我很不喜歡你這一點

但要使親密關係越來越深入,就必須說出正向與負向感受。


在新書發表會中,有讀者問

內心的坦露會不會反而導致兩人的關係破裂??
好比父母希望子女按照社會期待去讀書

Bennet & Jock主張,坦露自我並不危險,危險的是
企圖去"控制"對方的念頭和行動,

而控制會在後面在多提到一點,簡單說,就是要對方符合我們期待的樣子。


而關係不單指愛情 也指涉友情 親情 以及一般相處

「重要的不是關係的性質
(結婚伴侶、親子、手足、合夥人、同性朋友、異性間的柏拉圖式情誼等等),
只要兩人願意承諾對彼此誠實、好奇,就可以產生深入的親密關係。」

 

本書將關係分為五個時期


浪漫期   權力鬥爭期  穩定期    承諾期  共同創造期

通常情侶一開始是進到第一個時期  這時期會將自己理想的形象投射到對方身上

接著就會進入 權力鬥爭期

堅持對方一定要改,並且認為自己可以改變對方的時期

這是很想要改變對方的時期 權力鬥爭期可以長達七到九年
大多數的爭吵也在這個時候   通常分手也在這個時候

我想到上次和一個女生聊天 他說他和他交往快兩年的男友分手
是在她男友要考研究所時  男友很不認真 她心中其實是有種不安全感

覺得他缺乏上進心

有種 你現在都這樣 那我們以後要怎麼長久走下去

但這樣的不安 脆弱 往往偽裝成以愛之名的攻擊
所以一看到他就叫他去念書 像是瘋了一樣

「我們一見面就吵架,我也不知道我那時怎麼了」她說


--


所有的控制都會破壞關係

所有的控制都在關係初期,雙方都會迫切渴望控制對方,越能控制就越有安全感。


渴望與控制的差別:


我們渴望某件事發生,但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會坦然接受事實;


控制:沒達到目的時就會怨恨、生氣。

何謂控制:你不.......我就........


基於需求而有的關係必然是控制的關係,控制的人容易將重心放在別人身上,
分手時就會成為充滿怨恨憤怒的受害者。

完整的人在失落時會覺得哀傷,但沒有怨恨。

匱乏的人會彼此糾纏、缺少適當的界限,無法成長。會破壞關係。


註:後面會談到 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的重要

--


人應該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不是對方讓你很生氣 很受傷 而是你的想法

讓你自己難過,生氣。


--

--


接下來下一個階段是  穩定期(但其實翻成整合期更好,因為穩定有都不動的意思
但這個時期並非不會改變  或是就是happy ending)

這個時間是  我不再想改變你了 我可以接受你和我不一樣

想到這 就想舉我朋友的例子 我朋友和他女朋友在一起的模式是當了快兩年的好朋友
才在一起的,他們是典型的從朋友變情人的例子,他說他們現在很像老夫老妻
不太會吵架 因為在當朋友的時候 都摸清楚對方是什麼樣子

你今天會有這樣的反應 我也不奇怪  所以我也不會生氣或訝異 就細水長流的走。


註:這邊 覺得書上有點怪怪的
叫做  在關係中 不要妥協  讓人覺得奇怪

但後來看懂意思了 他是說 接納與妥協的差別在於
是否有怨恨

也就是說 如果你不是心甘情願的接受對方的一部份 而是帶有怨恨的
"容忍"那關係只會累積越多怨懟 留下疤痕

再來是承諾期 兩人如果不一樣 但又要走下去 那就要承諾
然而要注意的是 我們都覺得承諾是一種對對方的保證

雙方要對彼此的差異許下承諾,並有勇氣去實踐,

但書上說 最好的承諾是對自己承諾 承諾自己要做到該做的事
而和自己承諾了 也代表要負全責 做好他

--
最近就是共同創造 實踐承諾與願景的時期。


而一段關係是否能夠邁向整合與承諾,關鍵在於彼此展現脆弱的誠意和能力。


要提醒的一點是 這五個時期看似是線性的 但其實是循環的

有可能你走完五個時期後 又回到浪漫期
此時新的浪漫期 又不一樣了

或是在第一與第二卡關 跳來跳去

亦或是到了後階段 又回去

--

還有此書是精神醫學的作者  所以他講到很多關係的根源都是來自原生家庭
幼年家庭社會化過程 所遭遇的事 為往後的親密關係 埋下一個又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註:不過我覺得  一直深挖根源  也不要忽略一件事 就是想法的改變,(至少就
我看過的認知療法是這樣的)
而且有的問題也沒那麼簡單  除了家庭  學校  同儕 環境 很多很多都會影響
一個人,所以一味的歸咎過去 也不對

重點是了解源頭 就離出海口就不遠了

從現在的開始作為是很重要的  不代表你在過往的過程中 有負面腳本 你就甩不開

--
以上的五個階段 適用於任何關係 也可以應用在求職

可能剛開始你對公司有很大的憧憬
但後來你很想改變這家公司的一切 也覺得自己能改變 但卻非常挫折
之後 可以接納不同 而非不甘願的忍受  最後共同打拼

--

書中有一段是在講客體化的部份,他翻成物化,但感覺並不是很恰當。
後來我們幾個人討論後,覺得物化因為涉及到生活尊嚴,所以會讓人不舒服,
但如果用客體化,這個字就沒有價值判斷在裡頭。

我還請教了學臨床心理的es21  感謝他的說明:

==================以下為es21的說明===================================
objectification在心理學裡面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客體化;另一種是物化。


純粹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裡面我沒有讀到相關的理論,主客體關係的區別是在後面
衍生出來的《客體關係理論》所強調的。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嬰兒最初處於在心理上與母親渾然融合為一的狀態,之後才逐漸
進展至分離狀態。

也就是說,嬰兒一開始是主客體不分的。主體是自己,客體是其他人。

直到四、五個月之後,小孩可以經驗到自己與重要他人是可以分離的,但仍可由重要
他人那裡獲得穩定與滿足感。有分化經驗之後,才能發展出理解他人並非自己,而是
另一個有不同感受的個體。進一步發展出同情心、同理心...。


以皮亞傑的發展理論來說,兒童經歷『自我中心』階段,也就是尚未區分出主客體的
時期。

例如兒童會說:太陽在我睡覺的時候也睡著了、海浪在我回家的時候就不動了...。

是因為意識的直接經驗只有自己,所以會以自己的感受為主去代入其他人事物。

客體化在客體關係理論來說,是指『把別人視為不同個體的動作』。

在心理治療的概念來說,有些人因為無法與原生家庭、同儕關係之間徹底切割,當環境
發生問題時,自己就會為無關的事產生極大的困擾。

此時心理治療所做的就是促使個案對這些人事物『客體化』。
(但通常不使用這個詞,我們使用『自我分化』這個字。)

促進自我覺察,使之瞭解到,別人的問題不代表自己的問題。父母離婚是他們兩人之間
發生的問題,而非小孩子做錯了什麼才導致的;親戚生病,不代表你必須擔心焦慮到無
法正常工作....。

以上是『客體化』的解釋。

而物化的概念,則是始於女性佛洛伊德學派,認為男性對於女性物化,導致女性的吸引
力被塑型成為商品、籌碼、條件....。此種物化到後來成為男性主義貶抑女性,使女性
社會地位被打壓的濫觴,也促使了女性主義治療學派的興起。

註:後來有人和我說  之後在女性主義用的比較多的是只剩商品化的概念了

============================================================================

而這個客體化就可以扣連到書上的兩個概念區分

自我中心/自私

他說自私是想要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  但自我中心的人是多依賴內在力量

重心在自己身上
而不會容易受環境改變的暗示

因此在本書 自我中心是個正面的字眼

書中又有區分出另外一種人  就是容易受環境暗示的人

這種人就是會因為發生好事(如考一百分)高興的飛上天,但也會因為發生壞事
(考差了)就覺得自己一文不值


而這也十分危險 因為將自己的價值放在不確定的際遇上


在此 我補充 大一準備轉學考 補習班心理學 教授和我們說的話

人的痛苦往往來自需要的不在身上。你很愛你男朋友,
但萬一他死了怎麼辦?死了倒好。劈腿你不就崩潰了?
所以新時代的女性強調的是做好自身,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
不妨害你們相愛的優雅和清淡

接著輕嘆一口氣,這是為父最後能告訴你們的一句話。


重點是你考試的心態,你如果是愛心理學,那考試對你來說不會太難過
但是如果你只是想要享受那種台大學生證不小心被人發現對你敬佩的眼光的話
你會很痛苦。因為那不是你能掌握的。
健康心理學講的就是你有沒有對自己有完整的認知

看了一大堆書 QBQ也好 挫折復原力也好 只想買條牛仔褲也好
秘密--吸引力法則  壞人猿變好人猿 都在強調一件事

就是專注你可以專注的事情上,而非你不能掌握的

後來我了解了,所謂的付出不求回報 不是說不要去想結果會如果
怎麼可能不想呢?重點是結果會如何 不是你能掌握的
對方的反應也不是你能決定的,那麼能掌握的是什麼?

就是自己對自己承諾要求的有沒有做到?這是不是你想做的?
過程中你開不開心 有沒有怨懟?

只要一直的反覆活在當下即可

注意力從外 來到了內最後我們談論到 在關係中開始客體化是必要的
也就是說在關係一片混沌不明時,把對象客體化 讓自己
成為主體是必要的,但也不能一直把對方當成客體
也要讓對方成為主體


用之前看到es21的一句話講就是


「追求前 重心在自己身上 追求後 重心在別人身上 但好像很多人都反過來。」


最後,作者認為愛並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作。
在生命中,我們並非去追求愛,而是
經由不斷的行動去實踐愛。

 

PS.

感謝和我一起討論這本書的人,然後書因為我沒有完整的看過,再加上
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打嘴砲 講笑話和賤話 如有闕漏 或扭曲書中意思的 歡迎

批評指教。自己去看這本書 收獲是會比較大的,這本書不適合一口氣讀完
而是邊讀邊想。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炎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