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不一樣的人生
http://chialing.social.ntu.edu.tw/doc/mw4.html
閱讀不一樣的人生
發表於2003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22期
阿苓
我的朋友阿芬從青少女時期就熱愛閱讀女性傳記。她提到在高雄女中時期讀到舞蹈家鄧肯傳記《死亡與童女之舞》的震撼,跟她的同學一起立志要過這樣自由奔放的人生。長年以來,她閱讀那個以男性筆名現身的法國小說家喬治桑的書信集Correspondence,理解這個法國第一個游泳的女作家種種傳奇冒險。阿芬也喜歡由美國詩人艾蜜莉狄瑾蓀的秘密日記所寫成的《孤獨是迷人的》,理解這個不婚、非常居家的女性,如何從簡單生活中擁有豐富的感受,如何在幾乎沒有出版的情況下,肯定自己的詩人頭銜。她的傳記書單列不完,當然西蒙波娃的自傳《西蒙波娃回憶錄》、書信集《越洋情書》,或是《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都是她的鍾愛,中文版不全的,就找英文版來讀。這些女性多是精彩的藝術家,阿芬說想從她們的身上「看看不一樣的人生」。她說她青少女時就一讀再讀《小婦人》裡喬的故事,因為在她現實生活的周遭,並沒有人有喬這種人生 -- 打算以創作為職志,過著獨立的生活,不受傳統婚姻家庭的規範。鄧肯、喬治桑、艾蜜莉狄瑾蓀、西蒙波娃不也都是如此。我翻到阿芬書架上的《西蒙波娃回憶錄》的摺頁部份,她就把波娃的那句話用黑筆畫了又畫:「我必須保留我身上最貴重的東西,那就是我對自由的興趣、對生命的愛好、好奇心,和想寫作的意志。」傳記以及書信集的細節往往能讓阿芬理解這些自由奔放的女性,如何權衡各種人生決定。四十歲的阿芬等著再過幾年要來閱讀波娃晚年所寫的傳記All Said And Done,打算以此提供她老年生活的靈感。
我一直到生了一個小孩,才開始渴求閱讀女性傳記。小孩的誕生帶來生活巨大的轉變,雖然新生命帶來喜悅,但是也讓人困於那種過去未曾經歷過的捆綁。於是我問自己,如何能夠帶著幼小的孩子,但又過著精彩有趣的生活 – 例如,旅行。我在坐月子期間讀到一篇有關二十世紀初一個女性旅行家的故事,我很快就發現她沒有小孩,我不放棄地查詢一些有關女人旅行探險的書籍,失望地發現探險的人生與家有稚童的處境似乎並不相容。在結束產假、回到工作崗位後,我在圖書館翻著蘇芊玲的《我的母職實踐》,我找到一段文字,她如何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到他浩湖露營。我至今還記得我看到那段文字那種「我找到了!!」的歡喜 – 是的,真的有人帶著嬰兒去探險。即使新生兒使得生活更緊湊,但我反而連續幾個晚間挑燈閱讀《東京媽媽町之夢》。那幾個創辦地方小雜誌《谷根千》的社區媽媽,即使有著還在吃母奶的娃娃在身旁,仍攜兒帶女地共同挖掘社區風土,經營了這本一再得獎的地方刊物。她們一面餵奶一面採訪,或是背著嬰兒騎腳踏車挨家送刊物的描述,是我一讀再讀的片段。我也專門挑選《爬樹的女人》一書中有關這個世界頂尖的生態學家瑪格麗特羅曼如何帶著小寶寶作樹冠研究的段落來讀(哈哈,然後匆匆跳過書中有關樹冠生態研究法發展的細節)。她把一歲的嬰兒帶到森林,放在樹下的搖籃由弟弟看顧,自己爬到樹頂作研究的那段篇章,我讀來特別津津有味。對於柳美里的《命》,我也特別注意這位小說家如何一面照顧嬰兒一面趕稿的部份。對於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我來說,這些家有幼兒的女性如何經營其豐富的創作生活,是我吸取養分的來源。
後來讀到美國傳記作家蘿莉‧萊爾所寫的《如果你沒有小孩:挑戰無子的污名》,也驚訝地發現,這個傳記作家自己也常常靠著閱讀從其他創作女性的經歷,來思索自己要不要生孩子的決定。萊爾年輕時讀到詩人安菊‧芮曲這位三個小孩的媽如何批判母職體制,瞭解到「母愛中永遠有著豐盈與焦慮、歡樂與絕望、熱情與憤怒、喜悅與沮喪這些情緒」(頁106),因而延遲了自己的生育決定。在畫家芙麗達‧卡蘿這位流產三次的不孕婦女畫作中,萊爾又體悟不孕的身體如何可能滋養藝術的新生命。沒生小孩的畫家歐姬芙、有生小孩但有另類母職的人類學家馬格麗特米德等等的生命歷程,都成了她一再尋求對照自己人生決定的資源。
阿芬、蘿莉‧萊爾和我都嘗試從傳記裡閱讀女人的精彩人生,藉此給予自己力量。我也聽過我的同志朋友談起,如何在同志傳記中獲得滋潤。或是有個從商的女性友人,提及特別喜歡閱讀女性創業的傳記。政治哲學家Diana Tietjens Meyer有關如何達到自主發聲的討論,讓我明白為何從閱讀傳記找資源,會是我們這些人解惑、振奮自己、探索新世界的管道。先讓我來介紹一下Meyer的論點。女性主義一直關心「自主性」、「發聲」等議題。歷史上女性常被視為受生殖所主宰命運,需要男性的引導,或是被強調女性經濟上的依賴,這些偏見都使得女性主義非得去處理女性如何「自我決定」的議題。「發聲」就是這個自我決定的重要形式。如同Meyer所說的,有聲音表示能完整地過生活,展開生命,而非被生活生命牽著走。如果能自己說出詮釋自己的經驗與目標,就是活出自己的型態,而不是由別人來闡明自己是誰,來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來釐清自己要往那裡走。Meyer強調,在多重的社會要求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目標與欲望,要有工具。她提出,這些工具包括:內省的技巧(可以敏感地察覺自己的欲望與感受,詮釋自己的主觀經驗,才好描繪自己是誰),溝通的技巧(可以從別人觀點、建議、支持等等有所收穫),記憶的技巧(可以從相關經驗取得瞭解自己的資源),想像的技巧(可以演練自己可能可以有的形象,或是想像未來的生活),分析的技巧(對於不同觀點的優劣,以及未來生活的可能性,能評斷評估),提起意志的技巧(能使個人阻絕外界壓力,對於達到自己目標能持續完成),人際互動的技巧(可以使人加入團體,一同來挑戰邊緣化自己計畫的文化社會障礙,並呈現自己為一有價值的人)。Meyer強調「發聲」是一個需要技巧的、不斷練習的,關係性的工作,而有些情境特別提供人磨練這類的工具,例如成長團體。但是Meyer也提出,友誼、親密關係、心理治療、甚至一人獨白都可能滋長這些技巧的來源。現在我要說,閱讀傳記也是。
特別是如果要探尋現實生活並不易見的生命處境(如阿芬所說的女性如何過著「自由奔放的人生」),我們可能更需要從這些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尋求支援,看到另類出路,作為策畫自己生活的靈感。Carolyn G. Heilbrun 在Writing A Woman’s Life就寫到,她小時候特別喜歡閱讀傳記,因為那是一個使小女孩能夠進入到一個充滿冒險刺激的世界的方法(在書裡找,因為現實生活不太可能),但是她往往又必須想像自己是個小男孩,才能進入到那個世界。在1940年代的那時,幾乎沒有什麼女性的傳記,即使有一些女人的故事,那也都是全心全意相夫教子的女性故事。Heilbrun觀察到,一直要到1970年代,英語世界才逐漸有這些自由奔放的女性傳記出版問世,而這些傳記的女人也才開始呈現女人會有憤怒、會有權力欲望,會想控制自己生活的一面。當然,整體社會的改變才能使得「自由奔放的人生」變得更為可能,可是在投入結構性的改革之際,也許藉由閱讀傳記,還真是進入那個不一樣人生的方便入口吧。
本文提到的部分書單:
(鄧肯傳記與《小婦人》台灣均有諸多版本,恕不列出)
柳美里著,章蓓蕾譯,2001,《命》,台北:麥田。
森檀著,楊錦昌、林文瑛譯,《東京媽媽町之夢:日本小地方雜誌【谷根千】傳奇》,2000,台北:遠流。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女書。
Heilbrun, Carolyn G. 1988. Writing A Woman’s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Jamie Fuller著,吳玲譯,1999,《孤獨是迷人的:艾蜜莉狄瑾蓀的秘密日記》,台北:藍瓶文化。
Laurie Lisle著,嚴韻譯,2001,《如果你沒有小孩:挑戰無子的污名》,台北:女書。
Margaret D. Lowman著,朱孟勳譯,2001,《爬樹的女人:一位科學家的另類生活實錄》,台北:先覺。
Meyer, Diana Tietjens. 2001. “The Rush to Motherhood – Pronatalist Discourse and Women’s Autonomy.” Signs 26(3):735-774.
Simone de Beauvoir, 1994(1974), All Said and Done, Marlowe & Co.
Simone de Beauvoir著,楊翠萍譯,《西蒙波娃回憶錄》,1981,台北:志文。
Simone de Beauvoir著,樓小燕、高凌瀚譯 ,1999,《越洋情書》,台北:貓頭鷹。
Simone de Beauvoir著,何穎怡譯,2001,《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台北:先覺。
http://chialing.social.ntu.edu.tw/doc/mw4.html
閱讀不一樣的人生
發表於2003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22期
阿苓
我的朋友阿芬從青少女時期就熱愛閱讀女性傳記。她提到在高雄女中時期讀到舞蹈家鄧肯傳記《死亡與童女之舞》的震撼,跟她的同學一起立志要過這樣自由奔放的人生。長年以來,她閱讀那個以男性筆名現身的法國小說家喬治桑的書信集Correspondence,理解這個法國第一個游泳的女作家種種傳奇冒險。阿芬也喜歡由美國詩人艾蜜莉狄瑾蓀的秘密日記所寫成的《孤獨是迷人的》,理解這個不婚、非常居家的女性,如何從簡單生活中擁有豐富的感受,如何在幾乎沒有出版的情況下,肯定自己的詩人頭銜。她的傳記書單列不完,當然西蒙波娃的自傳《西蒙波娃回憶錄》、書信集《越洋情書》,或是《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都是她的鍾愛,中文版不全的,就找英文版來讀。這些女性多是精彩的藝術家,阿芬說想從她們的身上「看看不一樣的人生」。她說她青少女時就一讀再讀《小婦人》裡喬的故事,因為在她現實生活的周遭,並沒有人有喬這種人生 -- 打算以創作為職志,過著獨立的生活,不受傳統婚姻家庭的規範。鄧肯、喬治桑、艾蜜莉狄瑾蓀、西蒙波娃不也都是如此。我翻到阿芬書架上的《西蒙波娃回憶錄》的摺頁部份,她就把波娃的那句話用黑筆畫了又畫:「我必須保留我身上最貴重的東西,那就是我對自由的興趣、對生命的愛好、好奇心,和想寫作的意志。」傳記以及書信集的細節往往能讓阿芬理解這些自由奔放的女性,如何權衡各種人生決定。四十歲的阿芬等著再過幾年要來閱讀波娃晚年所寫的傳記All Said And Done,打算以此提供她老年生活的靈感。
我一直到生了一個小孩,才開始渴求閱讀女性傳記。小孩的誕生帶來生活巨大的轉變,雖然新生命帶來喜悅,但是也讓人困於那種過去未曾經歷過的捆綁。於是我問自己,如何能夠帶著幼小的孩子,但又過著精彩有趣的生活 – 例如,旅行。我在坐月子期間讀到一篇有關二十世紀初一個女性旅行家的故事,我很快就發現她沒有小孩,我不放棄地查詢一些有關女人旅行探險的書籍,失望地發現探險的人生與家有稚童的處境似乎並不相容。在結束產假、回到工作崗位後,我在圖書館翻著蘇芊玲的《我的母職實踐》,我找到一段文字,她如何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到他浩湖露營。我至今還記得我看到那段文字那種「我找到了!!」的歡喜 – 是的,真的有人帶著嬰兒去探險。即使新生兒使得生活更緊湊,但我反而連續幾個晚間挑燈閱讀《東京媽媽町之夢》。那幾個創辦地方小雜誌《谷根千》的社區媽媽,即使有著還在吃母奶的娃娃在身旁,仍攜兒帶女地共同挖掘社區風土,經營了這本一再得獎的地方刊物。她們一面餵奶一面採訪,或是背著嬰兒騎腳踏車挨家送刊物的描述,是我一讀再讀的片段。我也專門挑選《爬樹的女人》一書中有關這個世界頂尖的生態學家瑪格麗特羅曼如何帶著小寶寶作樹冠研究的段落來讀(哈哈,然後匆匆跳過書中有關樹冠生態研究法發展的細節)。她把一歲的嬰兒帶到森林,放在樹下的搖籃由弟弟看顧,自己爬到樹頂作研究的那段篇章,我讀來特別津津有味。對於柳美里的《命》,我也特別注意這位小說家如何一面照顧嬰兒一面趕稿的部份。對於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我來說,這些家有幼兒的女性如何經營其豐富的創作生活,是我吸取養分的來源。
後來讀到美國傳記作家蘿莉‧萊爾所寫的《如果你沒有小孩:挑戰無子的污名》,也驚訝地發現,這個傳記作家自己也常常靠著閱讀從其他創作女性的經歷,來思索自己要不要生孩子的決定。萊爾年輕時讀到詩人安菊‧芮曲這位三個小孩的媽如何批判母職體制,瞭解到「母愛中永遠有著豐盈與焦慮、歡樂與絕望、熱情與憤怒、喜悅與沮喪這些情緒」(頁106),因而延遲了自己的生育決定。在畫家芙麗達‧卡蘿這位流產三次的不孕婦女畫作中,萊爾又體悟不孕的身體如何可能滋養藝術的新生命。沒生小孩的畫家歐姬芙、有生小孩但有另類母職的人類學家馬格麗特米德等等的生命歷程,都成了她一再尋求對照自己人生決定的資源。
阿芬、蘿莉‧萊爾和我都嘗試從傳記裡閱讀女人的精彩人生,藉此給予自己力量。我也聽過我的同志朋友談起,如何在同志傳記中獲得滋潤。或是有個從商的女性友人,提及特別喜歡閱讀女性創業的傳記。政治哲學家Diana Tietjens Meyer有關如何達到自主發聲的討論,讓我明白為何從閱讀傳記找資源,會是我們這些人解惑、振奮自己、探索新世界的管道。先讓我來介紹一下Meyer的論點。女性主義一直關心「自主性」、「發聲」等議題。歷史上女性常被視為受生殖所主宰命運,需要男性的引導,或是被強調女性經濟上的依賴,這些偏見都使得女性主義非得去處理女性如何「自我決定」的議題。「發聲」就是這個自我決定的重要形式。如同Meyer所說的,有聲音表示能完整地過生活,展開生命,而非被生活生命牽著走。如果能自己說出詮釋自己的經驗與目標,就是活出自己的型態,而不是由別人來闡明自己是誰,來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來釐清自己要往那裡走。Meyer強調,在多重的社會要求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目標與欲望,要有工具。她提出,這些工具包括:內省的技巧(可以敏感地察覺自己的欲望與感受,詮釋自己的主觀經驗,才好描繪自己是誰),溝通的技巧(可以從別人觀點、建議、支持等等有所收穫),記憶的技巧(可以從相關經驗取得瞭解自己的資源),想像的技巧(可以演練自己可能可以有的形象,或是想像未來的生活),分析的技巧(對於不同觀點的優劣,以及未來生活的可能性,能評斷評估),提起意志的技巧(能使個人阻絕外界壓力,對於達到自己目標能持續完成),人際互動的技巧(可以使人加入團體,一同來挑戰邊緣化自己計畫的文化社會障礙,並呈現自己為一有價值的人)。Meyer強調「發聲」是一個需要技巧的、不斷練習的,關係性的工作,而有些情境特別提供人磨練這類的工具,例如成長團體。但是Meyer也提出,友誼、親密關係、心理治療、甚至一人獨白都可能滋長這些技巧的來源。現在我要說,閱讀傳記也是。
特別是如果要探尋現實生活並不易見的生命處境(如阿芬所說的女性如何過著「自由奔放的人生」),我們可能更需要從這些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尋求支援,看到另類出路,作為策畫自己生活的靈感。Carolyn G. Heilbrun 在Writing A Woman’s Life就寫到,她小時候特別喜歡閱讀傳記,因為那是一個使小女孩能夠進入到一個充滿冒險刺激的世界的方法(在書裡找,因為現實生活不太可能),但是她往往又必須想像自己是個小男孩,才能進入到那個世界。在1940年代的那時,幾乎沒有什麼女性的傳記,即使有一些女人的故事,那也都是全心全意相夫教子的女性故事。Heilbrun觀察到,一直要到1970年代,英語世界才逐漸有這些自由奔放的女性傳記出版問世,而這些傳記的女人也才開始呈現女人會有憤怒、會有權力欲望,會想控制自己生活的一面。當然,整體社會的改變才能使得「自由奔放的人生」變得更為可能,可是在投入結構性的改革之際,也許藉由閱讀傳記,還真是進入那個不一樣人生的方便入口吧。
本文提到的部分書單:
(鄧肯傳記與《小婦人》台灣均有諸多版本,恕不列出)
柳美里著,章蓓蕾譯,2001,《命》,台北:麥田。
森檀著,楊錦昌、林文瑛譯,《東京媽媽町之夢:日本小地方雜誌【谷根千】傳奇》,2000,台北:遠流。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女書。
Heilbrun, Carolyn G. 1988. Writing A Woman’s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Jamie Fuller著,吳玲譯,1999,《孤獨是迷人的:艾蜜莉狄瑾蓀的秘密日記》,台北:藍瓶文化。
Laurie Lisle著,嚴韻譯,2001,《如果你沒有小孩:挑戰無子的污名》,台北:女書。
Margaret D. Lowman著,朱孟勳譯,2001,《爬樹的女人:一位科學家的另類生活實錄》,台北:先覺。
Meyer, Diana Tietjens. 2001. “The Rush to Motherhood – Pronatalist Discourse and Women’s Autonomy.” Signs 26(3):735-774.
Simone de Beauvoir, 1994(1974), All Said and Done, Marlowe & Co.
Simone de Beauvoir著,楊翠萍譯,《西蒙波娃回憶錄》,1981,台北:志文。
Simone de Beauvoir著,樓小燕、高凌瀚譯 ,1999,《越洋情書》,台北:貓頭鷹。
Simone de Beauvoir著,何穎怡譯,2001,《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台北:先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