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維根斯坦 2228字

作者  skykissx (炎楓)                                         看板  skykissx
 標題  Re: [轉錄]Re: 哲學導論(一):哲學是什麼?
 時間  Mon Mar 12 12:01:00 2007
───────────────────────────────────────


這就純粹是我自己想找的東西,做成的
延伸和筆記

這樣一打 應該有一兩千字吧

想看就看吧

不過維根斯坦值得我這樣做

這原本是哲學健身館一書看到的

找原文對一下,又有不同的理解。

家族相似性 德文好像叫:Familienahnlichkeit
不過德文太難了,實在不知道如何下手,先從英文吧。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66, 1953):

<維根斯坦 哲學研究 第一部之六之七節>

原文:

  Consider for example the proceedings that we call `games'. I mean board
games, card games, ball games, Olympic games, and so on. What is common to
them all? Don't say,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common, or they would not be
called `games' " - but look and see whether there is anything common to all.
For if you look at them you will not see something common to all, but
similarities, relationships, and a whole series of them at that.

  想想我們稱之為"遊戲"的步驟,它們一定有共同點,我是指棋戲、牌戲、球類遊戲
、奧林匹克競賽等遊戲。「它們有何共同點?」----別說:「它們一定有共同點,不然
不會被稱為遊戲」---因為,如果注意一下,你會發現它們彼此之間沒有共同點,而是一
連串的相似點和關連。

  To repeat:
don't think, but look! Look for example at board games, with their
multifarious relationships. Now pass to card games; here you find many
correspondences with the first group, but many common features drop out, and
others appear. When we pass next to ball games, much that is common is
retained, but much is lost. Are they all `amusing'? Compare chess with
noughts and crosses. Or is there always winning and losing, or competition
between players? Think of patience.

  我重複一次,別去想,只需好好注意(Don't think,but look.)!

註:有人翻做,勿思,且看。我覺得還不錯。

例如,注意棋戲之間各種不同的關係。接著換到牌戲。牌戲與棋戲有些地方相符
,但很多共同點消失了。再看看球類遊戲,共同點有很多保留了,但很多也消失了。
這些遊戲都是「有趣」(我會翻做娛樂)的嗎?比較西洋棋和井字遊戲。一定有輸贏
之分的競爭關係嗎?想想遊戲所要投注的耐心。

  In ball games there is winning and losing; but when a child throws
his ball at the wall and catches it again, this feature has disappeared.
Look at the parts played by skill and luck; and 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kill in chess and skill in tennis. Think now of
games like ring-a-ring-a-roses; here is the element of amusement, but how
many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have disappeared! And we can go through
the many, many other groups of games in the same way; can see how
similarities crop up and disappear. And the result of this examination is: we
see a complicated network of similarities overlapping and criss-crossing:
sometimes overall similarities, sometimes similarities of detail.

球類遊戲有輸有贏,但是當一個小孩拿著球往牆上丟再接住,這個特性又消失了(中略)..\
....
檢驗的結果是我們看到一個由相似點組成的複雜網絡,這些相似點彼此交叉重疊,
有時,是整體的相似點彼此交叉重碟,有時是整體的相似性,有時是局部的相似點。

以下找不到原文了,於是找到其他的完整說法。

「對於上述相似性,我想不到有比“家族相似性”
這個用語更好的稱呼;因為恰如同一家族中的成員的相似性,體型、臉孔特徵、眼睛的顏
色、走路姿勢、脾氣等等,前述相似性彼此之間也是重疊與交錯著。-我要說的是:‘遊
戲’本身構成一個家族。…若有人說:“上述事物仍擁有其共通之處-亦即其所具備不同
特徵間的分取(Disjunktion)關係(作者:亦即:或、選擇的關係)”-,我將回答:你
這不過是玩弄文字而已。這就正如我們說:整條繩子被一個東西所貫穿-那就是其所組成
的線條之間那毫無間細的重疊著。」

------------------------------------------------------------------------------
附上:東海法律系林更盛教授在<從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反思類推適用-以鄰地
通行權為例的第二段寫的>

 

二 詮釋與分析對於以上維氏的見解,一般詮釋為:
至少就某些概念而言,維氏反對說屬同一概念下的事物,必定具有共通的特徵;亦即對於
向來的主張:「吾人可以透過分析性定義(亦即藉由提出屬於某一概念的充分及必要條件
)、適當地解釋一個概念、決定其全部的可能用法」,維氏是採取反對的見解。維氏強調
同屬一概念下的事物,並無一貫穿所有事物的共同特徵,其彼此間的相似性是重疊與交錯
的,並強調概念對未知、新的之案例是開放的。

換言之,一個語言的用法,並非基於其
實際情況(die Wirklichkeit)或內在規律(die interne Regel)事先就被決定好的
維氏提醒我們:對於一個概念的意義、如何運用的問題?通常我們的回答,是運用多數的
、一組的典型案例加以解說的4。至於將欠缺共同特徵的事物、納入同一概念下的正當性
乃在於:它們共同地是處於上述這種發展序列(Entwicklungslinie)之中的。言之,
這些屬同一家族間的成員,乃是基於一系列直接的共同特徵,而間接地被串連起來

-----------------------------------------------------------------------------

簡單講,就是我們問問題沒有答案會不會是一開始就問錯問題了呢?
我們假設有個本質存在,所以一直去問,結果可能假設錯誤,問了老半天徒勞無功。


維根斯坦後期要批判的對象就是前期的自己,對於那樣一個本質的假設做為批判。
他以前認為語言的概念一定就是對應的好好的,一個語詞就能夠指涉到他要說的事物
就像是火車的模型(我們說的話)指的
就是真實存在的火車


然而我們的語言就像是地圖一樣,我們可以在地圖不斷的擴充新的區域,
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對應到實在世界上的東西,而語言的世界是比物理世界大的
,正因如此,我們可能會拿著我們不斷形成的語言地圖,在真實世界迷了路。
(從語言與人生還有旁聽口傳系的課所形成的想法)


之前又在文化社會學的課本上看到索緒爾,講到我們的語言其實是
arbitrarily(恣意的),沒有非是什麼不可的理由,比方說我們叫一個
東西是樹不是因為他真的是樹,是因為「習慣」,而語言不是天生'長那樣
而是被建構出來的(社會學動動腦 包曼提到的 不知道是不是用索緒爾的概念)


之所以
產生這種錯覺是因為我們沒有成功察覺到語言真正運行的方式。我們通常
不會以一個既有的概念設立清晰的規則和界限。我們以更為彈性,更為自然的方法
去使用"Game"這個詞,當我們彼此在使用或解釋時,並沒有更多深意可探究
(否則我們怎能領教或教導別人語詞?)

簡言之,我們早已知道遊戲的詞義。一切不證自明,沒有什麼藏匿其中
(註:我到這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從維根斯坦的觀點來看,我們所對遊戲
補捉的努力,並沒有揭露原本的意義,反而只是在語詞上新築疆界)

                                                                                                  <哲學健身房 這是藝術嗎?>


而我們執著於有本質的探討,會讓我陷入一種緊張,比方說:什麼是美?
也許我們一開始就問錯了,我們該問的是在什麼條件下....(回到郝天行的筆記脈絡上)


呼!一氣呵成,把之前看過的東西再串一次,爽。

像是劉若韶講的吧 哲學不是在解決問題 而是釐清問題。
這就讓我想到執中學長有一次在永春辯論營說到辯士是什麼一樣
雖然每個人對辯士的看法不同,但我總會在執中學長的文章和說法中
看到了他把辯士和哲學家與語言之間的巧妙關係

我覺得他講的比較是哲學家吧
當然也不見得有人服氣,但說這些本來就不是要讓所有人都同意


辯士是一群傻子。他們討論的題目要持平,什麼叫持平,就是正反都可以辯論
,永遠討論不出結果的題目。他們傾盡一生的才華去討論一個註定沒有答案的題目。
對他們來說,答案像是橄欖的子,吃到了就要吐掉。他們有興趣的反而是咀嚼橄欖
個過程。

辯士與答案為敵。

他們試圖...你說他們試圖解答,其實是錯的。他們釐清問題 貼近問題但不解決問題
,他們不是解決爭論,而是延續爭論,叫人不要忽略這個爭論。雙方在比賽,比賽什麼?
比賽的是誰能在時間內比對手最迫近問題的本質,誰能在時間內比對手剖析問題更透徹
誰能在時間內提出讓對方無法躲避的問題,直指核心?

他們是這樣樣特殊的一群人,熱衷於追求問題,卻對答案如此的不屑。
                                                              黃執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炎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