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轉考社會系之準備


自從我在轉學版貼過我blog 的連結後,就會陸陸續續
有人來問我問題,問要如何準備考社會系。所以令人傷感的是
我的留言版通常沒什麼人留言,一留言八成是問問題的。

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其中也不乏態度很差的,好像欠他的一樣,
也不乏很懶很白目的,連爬轉學版 或是辜狗一下就有的還要問!!!
我也遇過非常非常多說要考的結果後來不了了之的,其實只要看
你問問題的方式,大概會不會上就看的出來。

在那麼多問題者中,最近有一個人 感動了我,原因是因為他的請求
很真誠,他說 他是南部的專科生,完全沒碰過社會學。
他原本想念社工 因為家中開的是養護院,但他讀完社會學後,
發現他更喜歡了解那種表面上理所當然,但實則並非如此的現象
如果真的要幫助人,他更想了解整個社福結構。

他想考東吳社會,然後他和他家人說好,沒上就去當兵,他家人
希望他念社工但他卻堅決的選擇社會系。

我看了很感動,感動的第一是他想要上進的心,以及那種真的想變強
的意志 還有決定夢想放手一搏的決心。不幫你要幫誰呢?

現在我越來越覺得不該幫弱者,因為弱者不見得真正想要變強
有的只是口頭說說,你幫他後 還會擺爛,要幫就是幫這種自己也想
站起來的人。


以下這篇文章 獻給這一篇 給有心人m741221o


<這一篇對於研究所要考社會學的也適用>

首先基本配備是圖解社會學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見樹又見林 社會學動動腦


讀的方式是 我覺得讀東西要有系統和架構的概念,真正需要讀的東西
不多,應該說重點就是那幾個,了解了骨架在把肉填進去即可。


換言之 如果要讀社會學的話(就我的經驗)
我會分做 兩大取向 三大觀點 三大家 來看


兩大取向 就是社會學 鉅觀(Macro) 和微觀(Micro)

而什麼是鉅觀?鉅觀就是把社會看做是一個結構來思考,
微觀則是觀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較個人層次,但記住
儘管是個人層次,社會學還是在"關係"的框架底下討論

我最近又重看了一次見樹又見林

他的章節安排是 一到四章為鉅視(文化 體系 結構等)
第五章為微視(人際互動)第六章則為如何用社會學觀點
社會學想像看事物 他舉了幾個例子 :我愛你這句話代表什麼意義?
為什麼美國投票率很低?貧窮為何存在?我們到底是誰?

了解了兩大取向後 我們將三種理論觀點放置在這兩大取向中
鉅視:功能與衝突 微視:符號互動論

然後三大家為:馬克思 涂爾幹 韋伯

我的記法是 馬克思 是衝突論 涂是功能論 韋伯雖然不完全是符號互動論
但他的詮釋學取向接近 所以我會放在這一個分類下


而這三個人也就代表著社會學三種研究方法的典範

馬克思 衝突論 批判
涂爾幹 功能論 實證
韋伯 詮釋


然後社會學許多的章節只是不同議題而已,比方說性別 教育種族 家庭
經濟,你可以把他想成是不同的視窗 然後重點就是 你如何用這兩大取向
三大觀點 三大家的理論切入,這就是不斷要練習的部份,而其他理論
都是這幾種的變形,或是你可以重新定義為非這三部份的理論也可,
但大致不會超過四個部份來理解他們。

而我會問自己 想到三大家 會想到什麼

比方說 涂爾幹 我會想到他有談社會事實 那什麼是社會事實 他為什麼要談?
宗教 他會談 所以考宗教時 我會想到他 法律 社會分工 自殺論 分成幾型?
失序 規範......

韋伯 理念型 科層制組織 社會行動 瞭悟 宗教;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
三種權威:傳統 法制 格里斯瑪......


馬克思:衝突論 再生產 異化......

因為太久沒去訓練了,所以未能詳盡,總之在念書前,就開始想想到他們
和他們有關的概念是什麼,然後開始想 寫在紙上,練到反射。

再來是 社會學想像 意即將個人煩惱連結到公共議題的能力
你能不能從一個人瘦身 看到整個社會的問題?
能不能從盜版看到整個唱片業 整個文化工業?
能不能從國片練習曲 看到整個台灣文化 整個國片的問題
以致於西方文化比本土文化強大的部份?
你能不能從分手 看到除了那一對個性不合外 其他的社會性因素?

自殺 肥胖 貧窮 個人與社會的關連在哪?不斷的去想
從歷史和社會結構去想,不斷地訓練。

最後一點提醒 一定要常常的說給別人聽 不要只是想
還要寫下來,限制時間,考試只有八十到一百分鐘
訓練自己的字數和速度 至少每天練習一次吧
而不斷的將看到的現象問題化 和觀點社會化
很重要。

簡單說了一下,但也只是個人經驗分享 算不上什麼,
而真正的社會學其實又更深 需要耐心 更多更細緻的部份有待你發覺

以上,然後記得 如果有一天你有能力時,請記得
不要吝嗇幫助那些需要幫助,想要努力的人。


加油


--



當別人覺得你的成就都是屁時 是因為他們沒看見你很努力的在大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炎楓 的頭像
    炎楓

    炎楓的部落格

    炎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