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真的是一門很棒的課,關杯杯真的很棒。棒的地方是他會問出很多很犀利的問題
比方說:
當有人在報告韋伯的新教倫理時? 老師問 你覺得這和文化社會學的關係在哪?
老師也會常常用這種方式 讓我們去想 去比較
"你覺得涂爾幹是不是法國的馬克思呢?他們的學說部份如此相似?"
"你覺得Parsons 會不會是改邪歸正的馬克思?"
"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 用Parsons的結構 也可以解釋不是嗎?"
"你現在講的新 涂爾幹學派 和結構主義的差別在哪呢?"
每個問題 都是要精楚的理解後 才能會答 而不是死記而已,如果學社會學
只是一股腦的死記,我實在不懂會有什麼樂趣 如果是這樣就回高中就好了
死背 完全不用動腦。
然後今天老師留下了兩個問題
1.符號學如何解釋流行消費的現象?
尤其是女服的消費 有一點值得注意是為什麼男生的服裝好像沒有女生那樣五花八門
男生十年前的衣服 現在拿來穿 不會差太多 但女生可能差的非常多
(而我想到的是一個問題是 為什麼女生要刮腋毛,男生不太刮? 我不曉得在T或是
男性化的女生會不會有差,只是這蠻有趣的 不只是生理的問題吧!之所以這樣覺得
是因為看到我一個男同學刮了腋毛 覺得怪怪的後的想法。如果是美觀 那我都不穿
無袖的,那為什麼要刮?或是為什麼會有女生不刮 就比較醜的想法?是因為我們習慣
觀看女體了嗎?還有同樣是毛為什麼 不剃上面的 或是下面的?我不是腋魔俠 也
沒有答案 只是覺得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2. 法蘭克福學派批判 人在文化中被支配 羅蘭巴特說廣告是一種現代神話
灌輸意識型態要宰制我們,馬克思說我們身在偽意識裡 不知道自己被壓榨
所以不會起來反抗 布迪厄說我們是在權力關係下 無意識的再製統治@階級的
意識 他們說的很好,只是如果他們說的是對的,為什麼他們看得到
我們看不到?他們能夠獨立於這種關係嗎?為什麼?
難道他們不在文化 不在符號 不看廣告 然後就忽然知道了?
如果結構是如此決定,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這些人的批判?
- May 11 Fri 2007 00:52
5/10 文化社會學 關鍵的提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