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凡不可說,我們就保持緘默。 藝術是用來感受的,不是用來懂的。

我看不見,我也什麼都看見了。

府中站 空間之詩

近看

上面上的詩是
你竟然用一首空間之詩來敲門。
你的名字以等同於戀愛的速率出現在人來人往的藍色入口。
你知道我必定會經過這裡。
我注定要徹夜未眠,思索開門之後如何避免關門產生的心痛。
直到凌晨四點,我們用握手的方式在門裡門外分手。

作者:小普
http://priscilla.bluecircus.net/archives/007749.html

捷運府中站
府中站的公共藝術「空間之詩」,作者陳逸堅 。作品尺寸為:7m(長)×5m(寬)×5.5m(高) ,
是由電腦操控,結合LED字幕機的線性造型作品,將會固定播放現代詩人的詩作,並邀請市民、
乘客及詩人透過手機簡訊,即時將詩作直接傳送至字幕機上發表,經由詩句和民眾的互動,
將捷運站塑造成一個兼具集體經驗和心靈分享的公共空間。
個人的看法:
會選這首詩是因為我是板橋人,府中站通車時我剛好是見證他發車的人之一,很早就注意到這個特別的東西,
於是就拿此當題目。我認為他想傳達的是就是流動的詩意,那個空間之詩剛好在手扶梯的正上方,
是在乘客抬頭就能仰望的地方。在那個空間,字又是像跑馬燈一樣的流動,就像川流不息的人潮般,
一波一波,而在流動的風景中,我們醞釀著下一刻寫詩的心情,而時間,詩這樣抽象的東西被他如此具體的具象化出來
,他的形式(外觀)已經言說了他的內容。


三.公共藝術與空間想像

彼岸
我願我的思念像海,靜靜的陪伴。
我願你的心像海,沒有憂煩。
我願我的愛像海,深深藍藍。
然而,我始終只徘徊在你心湖畔,
輕嘆
卻到不了彼岸。

這是一位朋友在台北車站和中山地下街拍的一張照片,很特別,
他說這張照片很搭這首我寫的詩。
我遍尋不著這張圖它的來歷它的身份,它的作者,會做成這樣的動機也不明
不過這樣也好,保留著神秘,讓我們仍然可以對它的故事有些遐想。

我對於他的想像是這樣的,在人來人往的街頭,每個擦肩 每個點頭
一個微笑一個宇宙 一個錯過一個沙漠,在連結站與站的地下街像是個甬道
我們穿越那狹長的回憶,一路交錯蜿蜒而上,那個心可能是我們對我們所牽掛
之人的懸念,我們要怎樣才能敲響那人心中的鐘呢?即便是再親密不過的戀人,
他們耳鬢廝磨,如此接近,會不會還是有怕聽不見對方心中鐘聲的疑慮?
而這位置又是適合仰望的距離,仰慕,像是張愛玲遇見胡蘭成一樣: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
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這是仰望的距離。那麼換作是心型裡的鐘,是否也會等待有人觸碰呢?

我們都在人群中凝視一個背影,或者被凝視著;
我們都在期待觸碰,產生共鳴,或是被期待著。

--
好久沒有圖文並茂的網誌了,這是我古典詩的作業 貼上來給大家瞧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炎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