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得,我去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心情是很鬱悶的,我想問到底什麼
會使我快樂。我不知道,我也找不太到。我就懷抱著這樣的心情去上課。
老師字正腔圓,長得一臉廣播電視主持人的樣子,他開始講音標,發音,咬字
漸漸的心中的那股鬱悶清徹了,我找到什麼真正會讓我快樂,就是學習的喜悅。
那種突破自己,那種發現新東西的快樂。我想到在補心理學的日子,教授說:
看敵人失敗,自己功成名就,談戀愛,吃喝玩樂,這些都很爽,但是真正的喜悅
是學習,你們都很聰明,有一天你們會懂的。於是,我本來只是要試聽一堂,我
就一坐坐了八堂課。
在我沒學英聽前,我想說英聽不就那樣,一直聽應該就會了,教學應該就是
一直放錄音帶,讓我們聽。然而,並非如此。
一開始,學到的最重要的概念是,光是音標無法表達出一個字的音調,因為
音標無法表示rhythm(節奏),而rhythm卻是口說和聽力的靈魂。為什麼有的人
說的話不像英文?每個字都念對了,但卻沒有英文的味道?在於,有些字根本
不是那樣子唸,而英文發音是由音節組成,而非一個字一個字。
一個字三個音節
med.i.cine
不是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拍 三分之一拍
發音該是
ㄇㄟ 佔二分之一拍 後面等沈 共用二分之一拍
beacuse
不是逼口史
而是前面ㄅ一點點小於三分之一後面口史,
斷開,聲線往上,站三分之二 大聲 慢 長
英文會連音
好比
put your hands up
會念成
put your hand sup
in a mininute 念成 i na mininte >>>然後這邊的 na 的a 念呃的音
If it's ok. 念成 I fi so k >>>異 fi 湊 k
Mike'll fix us
Mike'll fi sus >>麥客兒 ㄈ一 色兒斯
很多音其實是被消掉的,外國人不念
let me see>>>>>lemesee 完全沒有T的音
give me>>>>>>ginme
or 念成 ㄦ(我打不來那個字 只打接近的。
Tea or me 念成 Tea ㄦ me
and 念成 n 所以在快速連音下,幾乎只聽的到n的鼻音而已
going念成 gowing
do it 念成 do wit 念起來比較滑,方便連音
在s後面的t發d的音 好比學生student 我們是史丟等 而不是斯特優
style 是史待咬 不是史特耶咬
字尾的t通常不發音 h常常被消掉
再來學到的就是用文法去修正 自己聽到的意思
底下兩句發音一模一樣what h不發音 her h也不發音 s和er連音發很像"策"不過聲音要輕
聲後面就是dress的音。
what's her dress
what's her address
所以光是聲音的線索很少,必須用文法來檢驗,第一句在文法上沒意義,所以是第二句。
像是 you'll be in troulbe .這句話很難聽的出來 因為'll發的很短(我打不出來)
bein >>>聽起來像是 being 或是been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文法是幫助還原聽力原本句子的方式。而聽力不是聽什麼寫什麼
因為他的都是音節的組合,做的是把音節還原的過程。
學著怎麼念,然後才會聽。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英文的語調,由於中國字是一個字一個字都有意義,所以對於中
國字來說音調起伏不會太重要,但是英文是音節組成的,所以會聽會念就會寫
這是之所以學英文應該比中文簡單的理由,而語調的起伏,多半構成了一個句子
聽和說的線條,真的有聲線的感覺。重要的字上揚,不重要的字下沉。字本身
字和字之間有起伏,不只是把句子念出來 而是把句和句之間的關係宣示出來。
這也是我之前接觸ABC或是看影集時覺得外國人的聲音表情,比我們豐富很多,
而這也是我想學的東西之一,不同的語調去講一段話,傳達的情緒,賦予的意義
就會有所不同,這點在英文上非常明顯,而聲音表情的收放,也是我想應用在
中文上的,所以在學聲音的位置,輕重 快慢上,又讓我有更深的學習。
聽歌 看影集,自己說英文時,漸漸會去抓那些字和字的關係,這是我學英文
最大的突破,也有別於以往只是閱讀,聯考般的學習。
這是最大的收穫。
--
為什麼要說和英文作戰呢?
如果你有這種心態,那英文不會成為你的friend 也不會成為
你的life
你就只是很痛苦的和他作戰
it's not ur life
莫平 第一堂課
- Aug 07 Mon 2006 00:25
補了八堂四禮拜英文的感想--(二)英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