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kykissx (炎楓 ) 看板 CATCH
標題 Re: [討論] 請問何謂"感覺"?
時間 Tue Feb 21 23:49:51 2006
───────────────────────────────────────

木瓜 詩經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為好也。


我本來是想用理性分析的方式回應這一篇,
好比說你問什麼是感覺,那一樣用問題界定的方式,
你去想什麼"不是感覺",從他人的定義中
一點一點聚焦排除,這樣或許就可以達到你要的答案,然而我還是用有點感覺的
方式說一下感覺,也許這樣才能讓人感受感覺。

所以我一開始就很突兀的放了這首詩,這是我今天在上古典情詩賞析
老師教的。這裡的木瓜不是我們吃的木瓜而是一種小小的果子。

這首詩要說的是 你給我水果,我給你玉,這不是一種回報而是一種
情感的象徵。
感覺到了一定程度,那種感情上的回饋,已經不在意一般的市價交換的條件,
而是超越在那上面。

與其說感覺很抽象,不如說是很多的條件都是一種象徵而已,可以做為參考,
但不為是最終依據。必要的時候可以不顧條件

還是太抽象嗎?

那我換個方式說,也許你會比較了解


人活在這世界上,要尋找意義,想辦法證明自己的存在 因此我們渴望被愛
渴望展現自己。

而人要在互動中確認自己,所以寂寞為什麼難熬,在於人無法在互動中
確認自己還活著。

而人深層的渴望--確定自己的存在讓人會尋找和自己很像的人

另一方面人也會希望自己變得更好,所以渴慕那些自己所缺乏特質的人
而這兩種深層的欲望就凝結成了條件。
然而,人不是時時都確知自己的欲望--直到有人將它發掘出來

有時候你說你未來一定不會怎樣,但並不表示真正發生了你不會改變想法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你同學說她在長大之前不想交男朋友,但是她下禮拜就交了
而且是她和你說過她最討厭的禿頭。

你會訝異為什麼一個人可以一夜長大,話變那麼快。

但你有可能決定要買一台車,什麼資料都找好了,但只因為你朋友的一句話
我之前買過類似的車型,我覺得不好。你就不買了。

為什麼?你也說不上來。朋友說的話影響了你的感覺,影響了你的信誓旦旦。

情境會影響一個人。就像前面的版友所說的 天時地利人和


有些條件是在某些情境下才成立的。一個電影的經典對白,如果抽離了
電影的敘事,可能就沒什麼了不起;在你沒有經歷過某些事,你聽那些歌
怎麼可能會哭?有些靈魂的共鳴是要你一起進到那個情境才會有那樣的感覺

我同學說他不是非常喜歡五月天,但是他喜歡他的歌是因為會讓他想起很多事。
一首歌承載了自己的記憶 一部份的人生敘事 那些人 那些事

對我來說,如果有一天這首歌 是一個ktv中 喜歡女生的側臉和歌聲
光華商場是在記憶中狹長的甬道,訴說著我對我童年和我對父親複雜的感情

那一個人的眼神 一個人有一天和你說的那句話,會不會挖掘出你心中的
那個柔軟的點,條件在某個情境下就啟動了呢?

我還是得說 我非常欣賞我同學說的一段話

大多女人都是脆弱沒自信的,她們的條件只是來剔除那些沒有誠意的人。
君不見那些美女身邊的醜男?你可以說他有錢或是什麼其他條件的

但是是不是有什麼不可說的神秘在裡面?

我不用證明就可以感受夜的美麗
我不用實驗就可以確知月的孤寂


畫的美 音樂的好聽 有什麼條件嗎?
或者喜感 信任感 安全感
這種東西也是很難以言喻的

你為什麼會因為一個東西笑,愈解釋愈不好笑

可能是因為當時的環境
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經驗 可能是因為很多很多
那太多太多牽涉到人太多的情感


維根斯坦說:凡不可說的,就該保持沉默。

感覺這種東西,愈說會愈遠離感覺。

而我們試圖談論,就像紀伯倫所說的

我說的話 有一半是沒有意義的,但另一半會不可思議的傳達到你心中。

或許當你下次放棄不要總是分析,而是去感受
當你為一首歌 一幅畫 一首詩
一部電影 落下淚的那一刻
開懷大笑的時候

另一半蹙起眉頭 笑起來的眼睛
轉身的背影   


那就是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炎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