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無米樂,片後有導演的座談會,導演講了句讓我想很久的話。
也許大家看電影都是一種感官消費,我比較擔心的是你這一刻感動了,
這個感動能持續多久?
有一個女生看了哭著和我說她從此吃便當不要吃一半就丟掉了,但我覺得
她以後還是會吃一半就丟掉了。
我們做了些什麼行動呢?
會不會正如明軒說的,大家都說看了電影後人生改變了,得到了很多很多啟示,
但我們卻還是站在原地什麼事也沒有做。
「人真是健忘自私阿,發生過那麼多深刻的事,竟然沒多久就忘了」
漫畫Monster裡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對話。
這讓我想到之前在醫學生板看到的一個人說了以下的這段話
作者 AAATP (准許我進入醫界時 看板 medstudent
標題 Re: [討論] 關於高雄張家不在台灣就醫
時間 Wed Jan 12 03:32:43 2005
────────────────────────────────
921滿週年的時候,很諷刺的,血庫的血荒已經半年了,這件事只是顯示出
社會大眾的熱情是多麼容易decay。
國中讀王鼎鈞的書,有個故事,提到現代人的冷漠無情,然後因為社會上的一個新聞,
像是失去父母的孤兒,或是落水的幼犬,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終於安頓好了之後,
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有愛心的人,做了件善事,然後回復之前的冷漠疏離。
不知是哪家報紙開始的,報導生活困頓的家庭,然後大家就會捐錢買他的水果或山藥,
於是報紙報導他的生活改善,大家都爽。這樣對嗎?這根本是社會群體在吸食嗎啡!!你知道有所謂的「家扶中心」嗎?我定期把錢匯過去,由他們統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照報紙的方式,全台灣符合的家庭對象,你每天報一家,一年都報不完,報那幾個只不
過在製造讓人滿足參與社會公義的快感罷了,結果反而是排擠長期進行援助的社團經濟
援助。(大家懂這道理吧?)
=======================================================================
一時被激起的感動會不會太廉價?
「淚水是不能用市場法則來估價的,所以沒有廉價不廉價的問題。」
在眼淚不知要不要出來的那一刻
伴隨著柯裕棻在青春無法歸類的話語
也許可以少顧忌些的盡情感動。
「是阿!但也正因如此,人才活的下去。」
- Dec 07 Wed 2005 00:03
廉價的感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