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kykissx
時間觀,觀時間;觀時間,也就觀世界
「要了解一個人就聽聽他對時間的觀點吧。」時間地圖這本讓我們了解到
時間並非只是鐘表上的刻度,而是銘刻在社會文化,以及刻進身體的節奏;
從歷史上,了解時間的身世;從跨文化的比較,看見時間能夠開展的空間。
時間觀,蘊含了一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世界觀,倒過來看其實就是觀世界。
我們談論的不只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還藉由比對不同雙眼睛,反思我們的眼睛是什麼。
再更進一步,去想像另一種飛行的速率:從「是什麼」到「可以是什麼」
流浪的真諦 :離家亦是返家
「你們有離過家的經驗嗎?對你們來說離開家到異地去然後反身凝視
家的時候,意義有無改變」以上是山居好書夜中裡提出的討論,是根據
時間地圖第249~240頁的兩句話所開展的:「出過國,才更了解自己」
「許多長期旅行者,都說:返家的震撼往往比離家更猛烈」,而席間,有兩個
來自中國的交換生提及,他們是從一個省到另一個省去上課,一年只回家兩次,
每一次回家要坐二十多小時的火車。其他的台灣學生,包括我在內都被二十
多個小時這個數字震懾到了。也與書中的內容做個映照,若不是參照他者
的經驗,我們可能不會了解自己的經驗是如此的普遍或是特殊,重新再理解
自己一次,找到參照的對象,以及開放的可能。
看見他者,照見自我
由此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去想什麼是國際觀?這也呼應到山居導師夜請到周傳久學長的演講。
周傳久學長回來政大講他去這十年觀摩歐洲的公視的心得。他提了一些重要的點就是他說他回來學校
發現多了很多外國人,他說他看到這個現象後反思一件事:外國人多等於國際化嗎?國際化一定是金髮碧眼嗎?
東南亞、非洲算不算國際的一部份?我們的國際化是否其實是美國化? 後來學長提到,他覺得作電視的人要有
價值和創意。價值就是你為什麼要做這個創意就是你怎麼做這個。他舉了歐洲的電視 是有老人專屬的電視節目、
兒童專屬的電視節目、失業者如何重回職場的節目,節目是相當多樣的。正因為他們重視人的價值,
知道人有各種不同的需求,因而開發出不同的節目。而順著人的價值這一點,連回國際觀。在學長看來,
不是有國際事務就表示我們有國際觀了,或是我們真正care別人在意的價值與遭受的苦難。國際觀
應該要包括一種跨越自身群體的同理心,不要只覺得自己很痛苦,看到世界
其他角落,有更多人比我們更需要;反之,也不要覺得自己做得已經很好了
世界上還有更多的地方對於人的價值有更多不一樣,或是更深刻的見解。
時間地圖給我們的啟發也在於此,我們對評論的對象了解越少,就越會
陷入心理學上所說的「根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p230~231)。若我們要說對人的尊重,同理心,自身的謙卑怎麼來,
那麼就是在於不要輕易將一個人的行為歸咎於他根深柢固的特質,而是
多去了解他行為背後的文化脈絡與過往歷史。在此特別推薦第四章:「非
我族類的時間觀」,透過這些對照後,你會發現我們現在接受的鐘表時間,
只是多種生活方式的其中一種。有的民族的時間觀是循環的,並不是時間
就是金錢,一去不回;在中國與日本、等待的時間、沉默的空隙是有意義的,
並不是一種浪費,反而是得以成就某件事情出現的條件。相較於自己的躁動,面對沉默的不耐,
忙碌似乎成為唯一選項的生活樣態,這種對於「給時光
多一點時間」的處世態度,是我們要學習的。最後用夏宇在交談一文的一段話
做結,愛斯基摩人有個傳說便是「把彼此凍成雪塊的聲音帶回去,
升一盆爐火,慢慢的烤來聽」,但願我們能像時間地圖文末所提到的,覺得
時間真的是「我的時間」,更了解自己、也多給他人一點時間細細品味彼此,
也願我看完這本書後的平靜與你們同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