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會心理學課堂講綱

@台灣大學社會系,李明璁,2007/11/14

主題:獨處與寂寞


Part 1. 什麼叫「孤獨」(solitude)?和寂寞一樣嗎?

先來看看孤獨的鄰居們:

一、寂寞 loneliness

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渴望與他人產生互動卻不可得。
此一情緒包含了:
無法被滿足的上述心理渴望、
改變(或扭曲)的生理感受(「風特別冷」)、
改變(或扭曲)的認知判斷(「眼前的情侶甚或路人或流浪狗,對我都不甚友善」)

所以有可能在人群中(並不獨自alone),但卻相當寂寞:lonely but not alone。
因為環繞你的可能不是你想與之產生互動、或你想要但無法產生互動的人。

孤獨和寂寞的根本差異:
不快樂是寂寞必然內含的一部份,但一個孤獨者卻有可能不快樂也有可能快樂。

二、隱私 privacy

一種免於被別人看見、揭開甚或侵擾的狀態。
如果說寂寞始於欲望的不滿,隱私則是一種對權利的保衛。

三、隔絕 isolation

物理空間上有被區隔開來的狀態(可能是明顯可見也可能是隱晦感知的)。
荒島、牢獄、當兵…

當然如此處境經常引發寂寞或孤獨。

四、疏離 alienation

在馬克思主義的論述脈絡下,稱之為「異化」。

異化:人的意識跟自己的勞動疏離、人跟其他一起勞動的人疏離、
人跟他所生產的東西疏離…

疏離或異化都意味著一種:整體性和聯繫性的斷裂、分割,
於是人失去了決定權和主控權,甚至導致人際關係的破碎。

疏離和寂寞一樣,本質上是令人不快的。
疏離是一種被動式,而孤獨則可能是一種主動式。

寂寞和疏離都是一種「指涉他人的意識狀態」:
你覺得你和同學之間疏離、或因此感到寂寞,
那是因為你注意到他們的存在、
或說你認為你們應該是一個更具聯繫感的整體(結果卻無法)。

而孤獨有可能是一種「無關乎他者的意識」(consciousness-without-other)。

由此,浮現了「孤獨」的面貌:
是一種相對開放的意識狀態(可以是令人難受但也可能是愉悅的)。

相對於寂寞、隱私、隔絕和疏離皆與他人息息相關,
孤獨的意識較不受到他人關連的約制。

寂寞者渴望別人慰藉、
被隔絕者意識到人被不同空間隔開、
希望保有隱私者防範別人窺探打擾、
疏離者感受著別人的排擠或漠然。--「別人」的意識無所不在。
一種Consciousness of self-in-relation-to-other(他中有我的意識)。

孤獨solitude卻不大一樣,
「別人」和「我」這兩極可能都會在此狀態中暫時引退。
心靈和感官會從這兩端脫離,依附到其他事物上。

不過,這只是ideal type意義上的孤獨,
幫助我們先釐清孤獨不必然是一種惡。
而現實生活中,孤獨終究與寂寞和疏離,難分難解地交織一起。

孤獨可能涵蓋了寂寞和疏離的令人難受,
但卻又不只如此、甚至又可能對立於此,變成是抵禦這些負面情緒的正面狀態。

例子:

Edward Hopper的畫
一個人、兩個人、多人的、互動的、公共空間裡的孤獨
(融合了寂寞、疏離與孤獨等多重意義,彼此互相關連卻又相互抗衡)

George Tice的攝影作品



Part 2. 自我與他人的銜接介面:孤獨的二元性

請回想先前提過的「恐懼原型」,
其中關於自轉(保有自己)與公轉(迎合他人)的兩種原力拉扯。

我們想要被認同,又想要不同。
對於寂寞或疏離狀態的抗拒、同時卻也對孤獨有所想望,
其實就跟我們在這認同的兩端擺盪密切相關。

孤獨不僅使我們保有自我,也有相當重要的創造能量。
不能獨處的人,相對來說會失去許多美好有趣的事物經驗。

孤獨是一種禁果,美味,但嚐了之後卻又引發各種不舒服感。

人想孤獨卻又苦於孤獨,而後者帶來的恐懼經常大於前者帶來的愉悅。
人想孤獨卻又苦於孤獨,而後者帶來的恐懼經常大於前者帶來的愉悅。
於是人們放棄追尋孤獨的意義,直接把孤獨打成令人除之而後快的「寂寞」。
於此,孤獨的多義性被窄化成單調難耐的寂寞或疏離。

然後,要去除寂寞,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找到對象、建立穩定關係。
而對象之所以成為對象,是因為在對象的眼裡,人會看到自我。
對象越能召換自我,則吸引力越強。

對象彷彿一面鏡子,我們一直不斷地面向他,其實是為了看見自己。
如果有一天,對象離開,這面鏡子破了,
我們就會無比痛苦,以為再也看不見自己了。
但其實自己是在的,一直都在,與鏡子無關,只是你忘了。

練習不用照鏡子就可以明瞭自我的醜陋與美麗。
能孤獨地面對自己而不感到惶恐,是一種真正的幸福。

只有孤獨(之喜)可以治癒孤獨(之苦)。



Part 3. 越熱絡,越疏離越寂寞,以及孤獨的超越可能
                              
時空壓縮、網路發達,我們生長在溝通往來超級頻繁密切的年代。
但所有的創作品有一半是在與孤獨及其「近親狀態」(如寂寞和疏離)對話。

沒有比這個時代更不孤獨的時代,但也沒有比這時代更孤獨的時代。

多數創作或研究終究都是孤獨的practice:

或許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你在欣賞有關孤獨主題的創作時,
感受著創作者自身孤獨感的表現、甚或再現了你的孤獨時,
就會有一種共振,使我們分享了共同的孤獨。
當每一個「獨自」,「共同地」分享了這一切,其實就不寂寞。

共感的孤獨、或孤獨的共振,是很微妙地、抵禦寂寞和疏離感受的有效方式。
你可以看到聽到有人在孤獨中匍匐前進的痕跡與聲音,
是那樣的努力活著要傳達些什麼,於是你也被感染,長出了力量。

例子:

1. The Smith樂團
「Last Night I Dreamt That Somebody Loved Me」
「Haven Knows I’m Miserable Now」

2. 波特萊爾《巴黎的憂鬱》散文詩集(如其中的「人群」一篇)
3. Radiohead、以及Keith Jarrett與Bill Evans的爵士鋼琴獨奏

4. Erik Satie:法國印象派鋼琴作曲家
「Gymnopdie NO.1」裡緩步前行的孤獨感,
並不令人不悅恐慌,反而異常溫暖。
神秘主義色彩、孤寂卻放大的感官。
他會把曲子名為「乾涸的胚胎」,或在琴譜上加註
「彈得輕如握著一只雞蛋」、「如牙痛的夜鶯」。

5. 王丹出獄後流放美國,在哈佛所在的劍橋,2002年寫的一首詩:「拖鞋」。
我在同一時間、於另一個劍橋也剛寫了一篇文「夜行巴士上的挪威森林」,
彼時有一種很強烈的「保鮮膜裹身感」(一種透明而無法突破的隔閡感),
孤獨共振著、呼應著王丹的另一段詩句:

「正午
我坐在無人的街上
沒有人知道我的來歷
霧氣逐漸散去
我異鄉人的身份逐漸清晰」

6. World's End Girlfriend,一個日本後搖滾(post-rock)樂團

殘酷、掙扎與救贖的爭鬥與反覆
「We Are the Massac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炎楓 的頭像
    炎楓

    炎楓的部落格

    炎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