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skykissx (炎楓) 看板 skykissx
標題 Re: [轉錄][深刻] 書中自有黃金屋
時間 Sat Oct 7 21:50:52 2006
───────────────────────────────────────


後來也去書店翻了這期的商周。先說我對於雜誌類的東西給我的想法,我覺得
雜誌的東西很廣,但不深,當做新的趨勢,訊息的提供是不錯的,但如果要從
裡面真正獲取什麼,個人認為還好。而我大多數看完雜誌後,總會有種我到底
知道了什麼,就像看完市面書所謂的"暢銷作家"的書後,看了半天,似有所悟
仔細想想,全無所得。當然不見得一文不值,只是總會覺得有種不夠紮實之感,
雜誌算是一些點的觸發,以及一些句子和讓我認知到最新最廣的東西是什麼。

再講一下商周吧,商周算是還不錯的雜誌,大概高二的時候接觸,那時候
覺得讀商周是個很優秀的事,現在卻不是那麼喜歡商周散發出的菁英氛圍。
你看來看去就是有錢的人是怎麼好好栽培他們的下一代,挾著強大的經濟
資本和文化資本讓自己的小孩更優秀,所以我會邊看的時候邊想,如果不是
身處在這種環境的小孩,他們的學習是如何?他們的閱讀是如何?接著就要
談到大學生每天念書不到一個小時,整個國家閱讀力不盛,年輕人偏愛漫畫
之類的話。有幾個值得思考的是,會不會是因為出版品很爛,所以才沒人看?
再來,就是我對漫畫一直被污名這件事,覺得很不平,為什麼看漫畫要被當做
好像是不是那麼好的閱讀素材。漫畫的發展,比很多不看漫畫的人,想像的
更為多元,複雜,龐大,有時候漫畫的經典超越了許多很爛的文字,甚至來到
藝術,電影能夠給人力量的地步,而日本人也越來越厲害,漫畫是有自己的腳本
,而故事的豐富度,創造力是非常非常驚人的。因此我認為強調閱讀的重要,也
不能忽略漫畫這一塊,他和文字的書不是對立,而應該是併行,我們可以融經典
於漫畫,讓更多人可以閱讀,還可以化漫畫為文字的經典,這種雙向的對話
對於文本的溝通交流才是比較有幫助的。

再來談談何謂經典?我覺得經典的功用像是品牌,降低消費者行為判斷的
成本,以便在有限的時間能夠發揮更大的知識效益。因為許多市面上的書藉
的核心概念的原點都是來自於這些原典,有的也只是一些皮毛就在那邊發揮。
我爛的書看的也不少,有的爛到我覺得我用腿毛寫都寫的比他好。而對於人生
的困惑,這些所謂氾濫的書藉,根本無法給我任何幫助,比方說對於自信,
對於生命的困惑,悲觀的人怎麼辦,這些書一點用都沒有,寫的都是要有自信阿
(但不講如何能有自信),就在這種困頓下,自己摸索,自己往更深層的方向尋找
就是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系統性,更深的東西來回答自己內心的問題,這些
不是經典做不到,而那些爆炸的資訊垃圾,充其量只是偉大的先知者的後照鏡,
永遠只能看到他們身後的風景。

但這邊又要反思的是,暢銷和經典這樣的分類是怎麼來的?如果經典沒有眾人的
眼光雕琢,那還會是經典嗎?經典也有暢銷的,暢銷書中也會產生自己的經典吧
那麼我們又如何去定義什麼是經典?這裡頭有沒有一種對於大眾文化的基本預設,
主流的東西可能沒有那麼好。但這種想法,會不會就和看電影時直接把商業片
好萊烏 主流 等同於不是那麼好以及看待音樂時,主流非主流的雅與俗。那這樣
的文化品味,會不會投射了我們是怎樣的人,或是經典的界定是另一種自己圈子
中知識權力的傲慢呢?

現在的我在意的是,有沒有更貼近生命的方式,把書讀進生命中,經典是一種選擇。
以前會很焦慮,什麼都想知道想學,急著從這頭到那頭,所以會有資訊焦慮,但現在
比較多的時間會問自己,為什麼要看這本書,以及看了這本書我得到了什麼,給我什麼
樣的啟示,就像蔡康永說的一樣,看書就像談戀愛,買股票,你不必把天下的好男人
好女人都要和你談戀愛不可,也不用買光所有會賺的股票,挑到那個你愛的就夠了。
因此,現在看書坦然些,自在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炎楓 的頭像
    炎楓

    炎楓的部落格

    炎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