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學習或是精進某項技術上會遇到某些問題。而剛開始最大的問題
就是不會問問題。
很多老師會問學生有沒有問題,學生通常是茫然的,麻木的,不知所措的。因為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思考
是混沌,未開化的。
執中學長說,什麼叫問題?問題就像穿鞋子一樣,你知道你要穿多大的鞋子然後鞋子太緊或太鬆,對你來講是個問題。
也就是說,當你預期和你實際表現有落差時,問題就誕生了。
但剛開始大家的能力和自己的預期是一樣的,或是根本沒有預期。
當然,不會問問題還牽涉到勇氣。不過這邊指的是產生困惑問題的
情境。
思考不在於找出更適合的答案,而是如何問出更好的問題,指引方向。
如果只是一直重覆著問題,該怎麼想,這樣只是叫苦惱。而非思考
思考是 第一個我要問什麼問題,正反推敲 將會有裂縫讓你撬開,
一窺一二。
再來就是問問題的精確度,你想要得到愈精確的答案你就要問愈精確的
問題,隨著語言的清析,思維也一步一步的釐清。
因此,我寫。縮短思考與表達的距離。因此,我說。縮短寫與口語表達
的距離。
現在發現自己的瓶頸是,描寫景物的能力太差,能用的描寫意象的詞太少
這是我在看完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後的感想。
光是顏色 在他筆下就有細緻的分別。光是場景,地理 歷史上的描寫
就強勢很多。而我卻有種講不出來的窘境。還是觀察閱讀的質與量的
問題。
在於詩詞方面,我對意象的描寫很差。我只會湊韻腳,然後幾個瑣碎的
句子拼湊,沒有大概念。
真正的古文,經典名著。紅樓夢,張愛玲,我都只是掠過,聞名而已。
這也是我現在很乾涸的地方。
因為我把時間花在廣度上,閱讀我有興趣的。這些東西,可能需要耐心
與緣份。
別人的東西還是太多了,自身領悟的東西還不夠多。
最後是口語表達的部份,始終嘴巴跟不上腦袋的轉速,會讓我不禁懷疑
我想講的和我講的怎麼差那麼多。
所幸,現在看到自己的底限了。之後我將超越。
- Sep 24 Sat 2005 14:18
瓶頸。問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