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元文] 痛進骨髓深處的用情
文/TK
http://blog.pixnet.net/twghome/post/186155
聽到張信哲的《用情》這首歌,總是能讓我想起很多事情。
這首歌從前奏的弦樂一響起,就讓我痛進骨髓深處。
第一次看到它的MV時,大概是一九九七年吧,我才國小六年級。
歌曲一開始,有一個白頭老翁緩緩地播放一台老唱片機,
空氣中彌漫的是黃鶯鶯唱的「我~想~忘了你」,
他慢慢坐在椅子上,《用情》這首歌就開始了。
MV採的是倒敘法。
其實故事內容很簡單,一對相愛的情侶,
在步上紅毯的那一天,他們的禮車發生車禍,
女的不幸喪命,男的經由醫院緊急搶救後活了下來。
那個男子好傷心,獨自一人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我那時也不知道什麼叫作「灑狗血」,
只覺得這些畫面好真實,這些命運的玩笑好悲傷。
誓約,究竟是世界的真愛宣言,還是生存的無敵桎梏?
--
一次在學校談「愛情」這個議題的老師,
曾經提到他根據自己的想法、周圍朋友和社會觀察後的一些心得:
「我發現一對極為相愛的夫妻,
若有其中一方先行辭世後,可能會有兩種結果:
一個是對方終身未再結婚,終其孤獨一人度過餘生;
另一個是對方又立刻再找到新伴侶。」
為什麼會有這麼極端的兩種差異?
其實他們都有合理的原因。
第一種結果,我們可以試著分析揣摩:
可能是非常悲傷,不想再愛了;
可能是不想讓這世界上還有任何人可以取代自己原本的摯愛。
第二種結果,卻是這個世界、輿論最喜歡穿鑿附會、加油添醋的畫面。
「你看,他老公才剛過世沒多久就忍不住露出原形了,什麼銀色夫妻嘛?!」
「最討厭的就是這種男人,看來天下男人一丘之貉!」
「哎呀,原來之前的相親相愛都是假的喔?!」
「連這對這麼相愛的情侶都這樣了,還有人相信婚姻嗎?」
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人之一。
直到漸漸長大,慢慢認識了世界,
逐漸了解人類的內在情感,體認了人類的脆弱。
我們若是用「同理心」看待,把自己當成他們,或許會有另一種思考:
就是因為他們極為相愛,所以一方先走的時候,另一方的生命頓失重心。
再找一個新的伴侶,成為他們可能的選擇。
他們不得不這麼做,只為了繼續生存下去。
我忽然體認到,人活著已經不容易了,我們還想怎麼樣?
--
我的父親在我國小的時候因為末期肺癌過世,
從此以後,我的母親獨力扶養我和姐姐。
我的父親在世時和母親非常相愛。
我能明顯感受到,很多時刻,其實母親很孤獨,
但是為了家庭,為了我們,父親走以後她再也沒有談戀愛。
很多人問她要不要為她介紹一些很不錯的人,
那時我才國中,而且我內心自私地認為我才不要有繼父,
母親問起我的時候我跟他說不要,
而且這樣對她在我們曾經的朋友眼中看起來不好。
長大後,現在我和姐姐都大學了,平常各忙各的事情。
母親是個內向,寡言的人,就像典型的東方女性。
父親走後,她的日子變得很安靜。
沒上班時,有時就一個人待在家裡,
有時看看聖經、打掃房子。
其實她很孤獨,只是沒有說。
她的上一個工作中,
由於她是勢力單薄的單親媽媽,所以有時公司的上層會壓榨她,
因為他們知道她要獨力扶養整個家,
她也這麼老了,工作也不好找,
因為現在一堆地方的工作條件設定都是什麼限35歲以下,
所以她絕對不敢說走就走。
上層大肆地壓榨她:
公司要調薪就先扣她的薪;
人事要易動就把她調到超忙的部門,重點是又非她的專業領域;
或是給很難的工作要她獨力完成,然後做不好再說要扣她薪水,
如果母親說工作量太大,而且時限太趕,需要加派工讀生來作業,
上層說那也是要從她的薪資扣來給付那些工讀生。
有時我看到她難過的時候,內心更是加倍的悲傷。
我很難過,偷偷躲在廁所哭,
我好想念父親,反覆呢喃如果父親在就好了之類的話,
後來慢慢騙自己,沒關係,會沒事的,母親會沒事的。
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我不禁開始懷疑,
這個世界的價值、輿論教導我們的很多事情,是不是總是對的?
愛是什麼?
若是兩個人無法陪伴彼此,
那我們應該抱有什麼期待,和怎樣的心態?
--
大學影響我極深的芳汶老師曾說過,他和師丈講好,
如果兩人攜手相度的人生中途,有一方先走了,
另一方要勇敢追尋另一個值得相愛的伴侶,陪伴他們走完往後的人生。
「不用再等我了,我不能再回來,也不會再回來了。
但是你還在這個世界,你一定要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如果發現有喜歡的人,不要有罪惡感,
你要活得和我們在這個世界的時候一樣開心,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沒有愧對彼此,這樣就很棒了,
勇敢追尋屬於你的幸福,我會一直存在你心中陪伴你,祝福你。」
&
我哭了。
http://blog.pixnet.net/twghome/post/186155
聽到張信哲的《用情》這首歌,總是能讓我想起很多事情。
這首歌從前奏的弦樂一響起,就讓我痛進骨髓深處。
第一次看到它的MV時,大概是一九九七年吧,我才國小六年級。
歌曲一開始,有一個白頭老翁緩緩地播放一台老唱片機,
空氣中彌漫的是黃鶯鶯唱的「我~想~忘了你」,
他慢慢坐在椅子上,《用情》這首歌就開始了。
MV採的是倒敘法。
其實故事內容很簡單,一對相愛的情侶,
在步上紅毯的那一天,他們的禮車發生車禍,
女的不幸喪命,男的經由醫院緊急搶救後活了下來。
那個男子好傷心,獨自一人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我那時也不知道什麼叫作「灑狗血」,
只覺得這些畫面好真實,這些命運的玩笑好悲傷。
誓約,究竟是世界的真愛宣言,還是生存的無敵桎梏?
--
一次在學校談「愛情」這個議題的老師,
曾經提到他根據自己的想法、周圍朋友和社會觀察後的一些心得:
「我發現一對極為相愛的夫妻,
若有其中一方先行辭世後,可能會有兩種結果:
一個是對方終身未再結婚,終其孤獨一人度過餘生;
另一個是對方又立刻再找到新伴侶。」
為什麼會有這麼極端的兩種差異?
其實他們都有合理的原因。
第一種結果,我們可以試著分析揣摩:
可能是非常悲傷,不想再愛了;
可能是不想讓這世界上還有任何人可以取代自己原本的摯愛。
第二種結果,卻是這個世界、輿論最喜歡穿鑿附會、加油添醋的畫面。
「你看,他老公才剛過世沒多久就忍不住露出原形了,什麼銀色夫妻嘛?!」
「最討厭的就是這種男人,看來天下男人一丘之貉!」
「哎呀,原來之前的相親相愛都是假的喔?!」
「連這對這麼相愛的情侶都這樣了,還有人相信婚姻嗎?」
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人之一。
直到漸漸長大,慢慢認識了世界,
逐漸了解人類的內在情感,體認了人類的脆弱。
我們若是用「同理心」看待,把自己當成他們,或許會有另一種思考:
就是因為他們極為相愛,所以一方先走的時候,另一方的生命頓失重心。
再找一個新的伴侶,成為他們可能的選擇。
他們不得不這麼做,只為了繼續生存下去。
我忽然體認到,人活著已經不容易了,我們還想怎麼樣?
--
我的父親在我國小的時候因為末期肺癌過世,
從此以後,我的母親獨力扶養我和姐姐。
我的父親在世時和母親非常相愛。
我能明顯感受到,很多時刻,其實母親很孤獨,
但是為了家庭,為了我們,父親走以後她再也沒有談戀愛。
很多人問她要不要為她介紹一些很不錯的人,
那時我才國中,而且我內心自私地認為我才不要有繼父,
母親問起我的時候我跟他說不要,
而且這樣對她在我們曾經的朋友眼中看起來不好。
長大後,現在我和姐姐都大學了,平常各忙各的事情。
母親是個內向,寡言的人,就像典型的東方女性。
父親走後,她的日子變得很安靜。
沒上班時,有時就一個人待在家裡,
有時看看聖經、打掃房子。
其實她很孤獨,只是沒有說。
她的上一個工作中,
由於她是勢力單薄的單親媽媽,所以有時公司的上層會壓榨她,
因為他們知道她要獨力扶養整個家,
她也這麼老了,工作也不好找,
因為現在一堆地方的工作條件設定都是什麼限35歲以下,
所以她絕對不敢說走就走。
上層大肆地壓榨她:
公司要調薪就先扣她的薪;
人事要易動就把她調到超忙的部門,重點是又非她的專業領域;
或是給很難的工作要她獨力完成,然後做不好再說要扣她薪水,
如果母親說工作量太大,而且時限太趕,需要加派工讀生來作業,
上層說那也是要從她的薪資扣來給付那些工讀生。
有時我看到她難過的時候,內心更是加倍的悲傷。
我很難過,偷偷躲在廁所哭,
我好想念父親,反覆呢喃如果父親在就好了之類的話,
後來慢慢騙自己,沒關係,會沒事的,母親會沒事的。
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我不禁開始懷疑,
這個世界的價值、輿論教導我們的很多事情,是不是總是對的?
愛是什麼?
若是兩個人無法陪伴彼此,
那我們應該抱有什麼期待,和怎樣的心態?
--
大學影響我極深的芳汶老師曾說過,他和師丈講好,
如果兩人攜手相度的人生中途,有一方先走了,
另一方要勇敢追尋另一個值得相愛的伴侶,陪伴他們走完往後的人生。
「不用再等我了,我不能再回來,也不會再回來了。
但是你還在這個世界,你一定要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如果發現有喜歡的人,不要有罪惡感,
你要活得和我們在這個世界的時候一樣開心,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沒有愧對彼此,這樣就很棒了,
勇敢追尋屬於你的幸福,我會一直存在你心中陪伴你,祝福你。」
&
我哭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